查看原文
其他

斯里兰卡:除了雪,这里拥有一切

艺旅文化 小火 艺旅文化 2024-07-03

斯里兰卡,一个风光绚烂夺目到令人容易忽视全貌的国家。


海天一色,浮光跃金;宝石炫目,色彩缤纷;热烈的海风与花草香霸占了每个感官。


可论及斯里兰卡真正直达心底的震撼、熨帖灵魂的惊喜,如此绚烂的风景,也不过是一个引子。


当你疲惫不已,不如去一趟斯里兰卡,在古城落日、佛国旧迹、寻常巷陌间,重拾内心的平和从容。


它像一位可以包容你一切的友人,永远张开广博的心胸,热情地拥抱漂泊已久的游子,温柔地浸染流离失所的灵魂



山海烂漫


“斯里兰卡”一词,兰卡是亲切的梵文本名,斯里是敬称前缀,合意为“光明灿烂之地”。


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灿烂岛国,靠近赤道,年均温28℃,热烈得让人感受不到一丝寒冷的拘束。

各色热带植物在这里浪漫疯长,野生动物不受打扰各成天性,旺盛的生命力充溢全岛,吸引着每一个热爱自由奔放的灵魂


于是,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,无论是多情的海,还是俊秀的山,都有些“不修边幅”的原始烂漫,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。

兰卡的海,堪称世界上最淳朴的海。纯净碧蓝的海,或细腻温柔,或粗犷原始,与之相伴的海滩最为独特:与其他热带岛屿惯有的白沙滩不同,兰卡1239公里的海岸线上,几乎全是金色沙滩,大面积的暖色调天生就有一种强大治愈感。

与这治愈感完美结合的是,兰卡人沿着西部海岸线,从加勒到科伦坡修建了一条铁路。

红漆有年代感的铁皮小火车沿着轨道缓慢前行,窗外熙攘的集市、广袤的茶园和湛蓝的大海触手可及,窗内是热闹却对面不相识的人间百态。

当这样的列车缓缓驶向海边,《千与千寻》中的海上小火车就照进了现实阳光正好,风光无限,恍惚间竟觉这节列车能开到天荒地老。


对列车熟稔的的兰卡人,会将半截身体“挂”出车外,享受带着咸味热烈的海风吹拂,一如这座岛上蓬勃生长的一切,舒展自在,随意摇曳。


除了旖旎的海岛风光,兰卡也不缺山的灵秀。中南部的高原山脉高高隆起,其中皮杜鲁塔拉格勒山是第一高峰,位于山区腹地,有繁茂森林、飞湍瀑流、奇花异石,山中云气甚佳。

这里的山不仅风光无限,它给人们的馈赠也十分丰厚。比如,风靡世界的锡兰红茶,正是中部高山出产的最好,浓淡皆宜,与安徽祁门红茶、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的三大红茶。


十字路口


兰卡不止有山海烂漫的魅力,更有极其关键的地理位置。它坐落于印度半岛东南侧,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相望,首都科伦坡一向有“东方的十字路口”之称。


从地图

上看,

它是古代中印海上航路的终点,也是大航海时代后难以避免的中转站。

法显、玄奘、郑和、达·伽马、马可波罗、马克吐温……太多的中外名人都曾造访过这里。

现在的科伦坡港口城 图源: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
法显,出生于约公元337年的山西平阳郡,北方正处于十六国时期,他自三岁起就在寺庙修行。常年目睹四方征战、焦土火海的乱世,使法显精进修行的决心越来越坚定,年过半百的他,先是来到长安求学,居留十余年,遍访高僧求经。

但当时的汉译经卷,一是不成体系,二是有翻译误区。为了突破这个瓶颈,公元399年,65岁的法显与十位僧人从长安出发,一路西行前往天竺求取真经

他们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,翻越帕米尔高原,一路颠沛流离,到达天竺时游历了30余国,同行的人十不存一。此时的法显,也已年过古稀,落叶归根的心情越发迫切。

尸毗王割肉救鸽的地方,法显也来过

听闻狮子国(斯里兰卡当时的名称)有商船可回中国,409年,法显从印度乘船来此。这个温暖的国度,抚平了他13年遍历诸国的辛酸疲惫,原本归国心切的法显,又在此停留了两年,见证了无畏山寺、佛牙精舍等佛寺的兴盛,也体验了地道的兰卡风情。

回国后,法显在《佛国记》中,饱含深情地记录了当时的兰卡。

在他的笔下,这里富足、神奇、佛事兴盛:有不可胜数的宝石和摩尼珠,有鬼神与凡人交易的奇幻市集,有仁心善治笃信佛法的国王,有七宝奢华庄严的伽蓝古塔。



佛国记书影 图源:峨眉山佛教网
据书中记载,当地“多出珍宝珠玑。有出摩尼珠地,方可十里。……城中又起佛齿精舍,皆七宝作。王净修梵行,城内人信敬之情亦笃。其国立治已来,无有饥荒丧乱。众僧库藏多有珍宝、无价摩尼。”

还有著名的和,在他七下西洋中,有6次来到兰卡,将金银珠宝和绸缎茶叶等作为礼物奉上,并积极布施寺庙。

郑和1409年在当地寺庙树立的《布施锡兰山佛寺碑》,现在仍珍藏于斯里兰卡博物馆,用中文、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书写,共同镌刻来自我国古代的和平友好之音。


郑和碑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藏 图源:维基百科

一向以辛辣讽刺著称的马克·吐温,游历兰卡时都不禁发出了温柔的慨叹,盛赞这是世界最美的岛屿,有“令人发晕的热气,浓重的花香,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,以及在遥远的丛林深处和群山之中,古城的废墟和破败的庙宇”。



古城荣光


诚然,兰卡的山海苍莽之中,也安放着许多古老的灵魂和曾经熠熠生辉的古城。

斯里兰卡,旧称锡兰、狮子国。


公元前2000年,中亚的一些雅利安人开始南迁,其中一支来到了印度,与当地人通婚融合。约公元前5世纪,北印度这批雅利安人的后裔继续南下,经久漂泊,最终在美丽温暖的锡兰岛停下了脚步,开创僧伽罗王朝


阿努拉德普勒伊苏鲁穆尼亚石庙 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47年
僧伽罗王朝在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都城:阿努拉德普勒、波隆纳鲁沃和康堤。在地理上,它们正构成了一个文化三角,有力地托举着兰卡数千年的悠久历史。

公元前380年,德瓦南比亚蒂塞国王定都于阿努拉德普勒,这是僧伽罗王朝的第一个首都。此后1400年,有113个国王在这里经邦纬国,续写王朝辉煌,兰卡也因此成为古代南亚最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。


“僧伽罗”是梵文,意为“狮子”。将狮子视为先祖之一和崇拜对象的僧伽罗人,心有猛虎而细嗅蔷薇。阿努拉德普勒,城外有护城河与环绕的城墙,城内宫殿华美,屋舍严整,还有精心规划的道路和水利系统,可见当时工艺的高超。

阿努拉德普勒的萨玛狄坐佛
现在70%兰卡人的信仰——佛教,亦是先从印度传至阿努拉德普勒,被僧伽罗国王大力推崇,将其传至兰卡全境。所以阿努拉德普勒古城里,华丽宫殿的断壁颓垣旁,总有佛寺古刹和佛教艺术的遗迹为伴。

在兰卡人心中,阿努拉德普勒永远是毋庸置疑的最早圣城,是至关重要的正统兰卡文明与宗教的发源地


不过,历代的僧伽罗国王,也不总是虔诚的佛徒。5世纪,卡西雅伯弑父篡位,为躲避僧伽罗僧侣团的谴责和弟弟的报复,他迁都至锡吉里耶,命人在高达200米的天然岩石上建成了一座空中宫殿,作为自己避祸的堡垒。


狮子岩

这就是如今大名鼎鼎、鬼斧神工的狮子岩,被称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整座宫殿包括宴会厅、议事厅、寝宫、蓄水池等,占地面积约两公顷,还有22幅珍贵的岩上壁画,为我们揭开了当时宫廷生活的神秘一角。


10世纪,僧伽罗王朝由盛转衰,危机四伏。近处有自公元前2世纪从南印度迁来的泰米尔人觊觎,不远处是如日中天的南印度王国虎视眈眈。


随着南印度王国的入侵,僧伽罗人只得放弃经营了1500多年的阿努拉德普勒,向锡兰岛的南部继续迁移,将波隆纳鲁沃作为第二个国都。


波隆纳鲁沃古城遗迹

僧伽罗国王在这里继续兴修水利,修复、新建了大量精美的佛教建筑,雕琢了石上不朽的佛国,一些精湛的技艺甚至超过了阿努拉德普勒。


同时,泰米尔人和印度教的势力也越发强盛,所以波隆纳鲁沃也有更多印度教的艺术呈现,比如湿婆神庙和神像等。


湿婆神像
由于南印度王国的侵袭,波隆纳鲁沃在200年多后不得不废弃,僧伽罗人继续南迁,定都康堤,这也是僧伽罗人的最后一个都城,是随着僧伽罗人流徙的佛牙舍利最终栖息地

如今,这些古城虽饱经风霜,但依然保存了大量昔日辉煌的遗存,长眠着无数这片土地上的英灵。

南亚佛国


兰卡的绝美风光和烈日骄阳,似乎能驱散一切阴霾,却始终照不破生死的迷惘。

正如它作为四面环海的小岛,总需要灯塔来指引远航的人归岸;而兰卡的先民,亦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了一方可以寄托的净土——佛教。


公元前247年,阿育王统一北印度创立孔雀王朝,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,他开始积极对外传播佛教,派遣儿子摩哂陀和僧众等人出国弘法。

佛法第一个传入的国家,正是当时的僧伽罗国。随着佛法从国都阿努拉德普勒传向全境,佛教很快就取得了举国上下的崇信。



僧伽罗国王提婆南毗耶·帝沙,在阿努拉德普勒兴建 “大寺”,这是当时上座部佛教的唯一中心,摩哂陀在此建立了大寺派。帝沙国王的女儿深受感染,要出家当比丘尼,阿育王得知后,特地派遣自己的女儿僧伽密多来帮助公主受戒。


这位僧伽密多公主,还带来了从释迦牟尼成道处的菩提树上截取的一节枝干。这节枝干被种在阿努拉德普勒,成功落地发芽,逐渐根深叶茂,被誉为圣菩提树

409年,我国东晋高僧法显来到僧伽罗时,所看见的正是这样一个圣树成荫、处处宝塔伽蓝、香花礼赞、梵音重重的南亚佛国。他留在阿努拉德普勒的无畏山寺修行,这个建于公元前28年的寺庙,当时已有五千僧众。

其后,在经历了三种本土佛教流派此消彼长、密教一时风行等漫长的融合渗透过程,兰卡依然以南传上部座佛教为核心,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落后,这里就成为了南传佛教的中心

2200多年的佛教发展史,为兰卡带来了璀璨的佛教艺术瑰宝。

无畏山寺

阿努拉德普勒的无畏山寺,它的佛塔与斯里兰卡大多典型的佛塔一样,有佛塔最初的窣堵坡样式特色。整个由台基、覆钵、宝匣、相轮四部分组成,半球型的覆钵和长方体宝匣,都是典型的印度孔雀王朝风格。

丹布勒的石窟寺,自公元前3世纪就开始了营建,石窟中有2100平方米佛教壁画,157尊佛教造像,是斯里兰卡最大、保存最完好的石窟寺庙建筑群

丹布勒石窟寺 版权所有: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源:乔瓦尼·博卡迪

康堤的佛牙寺,是供奉佛牙的圣寺。它建于1595年,台基高约六米,居高临下,昭示了这座寺庙的神圣地位。寺庙有两层,核心是二层的内殿,正中供着一尊金光灿灿的高大坐佛;左侧暗室,即安放着圣物佛牙。


直到现在,每逢7、8月份,兰卡人和世界各国的信徒都会聚在佛牙寺外,举办隆重的佛牙节

佛牙舍利塔被放在装饰最华美的领头大象背上,上百头披着节日盛装的大象紧跟着鱼贯而出,成千上万人前后簇拥巡城,声势浩大。

斯里兰卡,就是这么一座忠实保存着、虔诚仰慕着千年前文明古迹和习俗的小岛。这些古老的光阴和信仰,现在还可以从兰卡人身上看到它们所留下的烙印。



兰卡风情


如今斯里兰卡信仰佛教的人数多达70%以上,最初随着印度僧伽罗人迁移带来的“适者生存”,终究演化了“万物共存”的平和博大

被山海胜景和佛迹文明浸润的数千年时光,对兰卡人许多生活习惯和待人接物的影响潜移默化。


所以这是一个充满鲜花和笑容的国度——遇见旅人,兰卡人的脸上总会浮起谦逊而纯真的微笑。

睡莲,不仅是他们的礼佛之物,也是斯里兰卡当之无愧的国花,代表了他们心中最真挚纯净的信仰和感情。

兰卡人温和,但也倔强坚韧。身处四面环海的岛国,兰卡人一度以捕鱼为业。随着生齿日繁,船不是谁都能买得起,鱼也越来越难捕捉,一些兰卡人另辟蹊径,发明了独特的踩高跷钓鱼方式

退潮时,他们会在海岸上固定好木棍,涨潮时,他们就坐在木棍中间的三角支撑的一个小平面上,开始钓鱼。

这是一桩极其考验体力和毅力的事情,可兰卡人总能凭借矫健的身姿稳住,如鸟立于桅杆之上,从清晨到黄昏。

如今,许多兰卡人依然传承着这凝聚智慧与辛劳的钓法,不仅为了生存,也为了不丢掉最正宗的地道生活方式
走进尼甘布鱼市,兰卡人倔强坚守的感觉愈发强烈。尼甘布与首都科伦坡相距不过7公里,但这里的生活恬淡自然,仿佛一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。


凌晨四五点,从黑夜到天光初现,就是尼甘布鱼市的开市时间。夜间捕鱼的渔民摇着橹满载而归,一一靠岸。

鱼鲜使各色海鸟闻风而来,在船头船尾穿梭盘旋,小孩子们跑来跑去,帮着父母劳作。


收拾渔网、宰鱼清洗、晾晒鱼干……一样样处理生鲜的活,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也许,他们从未踏出过这座岛,但论鱼上的工夫,他们轻车熟路而且认真细致。


铺天盖地的鱼,被当地人分门别类排列好放在沙滩上,乱中有序,并未因鲍肆之臭而草草敷衍了事。劳碌的汗水、通红的脸庞、来往的身影,一如千百年前。


他们看过兰卡岛上川流不息、人潮汹涌的大千世界繁华,却并未迷失原本的生活节奏,将一生一事诠释到了极致,把普通的日子过得热闹有序

那份兰卡人的质朴和古拙,那份独属兰卡的人间烟火气,无论见多少次,都十分打动人心。


不止这一处鱼市,在兰卡随处可见的市场,水果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,垒出了朝圣般的规整认真。可知兰卡人的朝圣,不仅在寺庙佛迹,更在于生活的每一件小事

比如,在吃上面,认真生活的兰卡人花样迭出。单说咖喱,就有千变万化的吃法,菠萝蜜咖喱、带肉桂的土豆咖喱……不同的咖喱调料,烘托出食材隐秘丰富的口感,能感受到兰卡人对过日子的无限热爱。

除了日复一日认真生活,兰卡人也擅长在琐碎庸常中发现美、记录美。科伦坡的卡拉波雅艺术街区,售画者即当地的画家,他们将兰卡的风土人情和心中所感,一一在纸上肆意挥洒,构成了人气鼎盛的兰卡画廊。

卡拉波雅艺术街区 图源:维基百科



走遍四海列国,到此万里如归。

总有一天,灵魂流浪的终点,会是斯里兰卡。


2月11日-2月17日
艺旅特邀黄阳兴老师带队斯里兰卡之行
探寻法显眼中的海外佛国
体验真实鲜活的兰卡风情!

点击下面小程序购买👇
详情咨询客服小艺:15068806613


-END-
招聘、投稿、合作编辑|艺旅文化 小火图片 | 除注明外,均来自摄图网
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— 近期精彩合辑,和艺旅畅游中国 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